Spring-loaded attachment on RPD—Wright(1984)

JPD 1984 Vol.51 P.605-610

JPD 1984 Vol.51-1這篇是呼應我之前的Thompson裝置, 在三四十年前為了RPD的美觀, 有很多神奇的attachment出現. 這是使用彈簧讓uncercut可以被卡住的概念. 看圖之後你就知道為什麼沒有醫師在用, 實在是太難維持了…

JPD 1984 Vol.51-2JPD 1984 Vol.51-3

Marking the functional depth of the floor of th mouth—Casey(1980)

JPD 1980 Vol.43 P.108-111

JPD 1980 Vol.43-1在做下顎RPD的major connector時, 基本上就是兩個選擇:Bar or Plate. 所以在教科書上有教我們要從下顎incisor的舌側牙齦量到口底, 如果有8mm以上就可以用bar, 不然就要用plate.

一般來說是用perio probe, 這個醫師用的方法是將口鏡的鏡子拆掉, 裝上dime (10分硬幣), 然後在dime 的邊緣用彩色鉛筆塗過之後請患者將舌頭提高, 在口內做記號, 然後再印模轉移.

其實你也可以用border molding去抓, 但是會花掉更多時間. 一般來說我比較多用plate, 因為日後好修改, 當然就會犧牲掉患者的舒適感了.

JPD 1980 Vol.43-2JPD 1980 Vol.43-3JPD 1980 Vol.43-4

Thompson dowel-rest modofied RPD—Becker(1978)

JPD 1978 Vol.39 P.384-391

JPD 1978 Vol.39-1這篇發表于1978年的文章是在描述當時一種Thompson dowel-rest運用在RPD上, 它的設計以及技工的做法. 我放這篇文章有兩個目的:第一:太複雜的設計會被淘汰. 第二: 三十多年前看起來最好的設計現在看來並不好用, 因為有了植牙, 那植牙之後會出現什麼呢?

所以我的RPD設計是盡量越簡單越好, 能夠用wrought wire就用, 如果能接受植牙就一定種. 可惜口腔狀況越差的也越沒有錢…現在臨時活動假牙倒是做了很多, 因為很多牙齒患者都不想拔.JPD 1978 Vol.39-2JPD 1978 Vol.39-3JPD 1978 Vol.39-4JPD 1978 Vol.39-5JPD 1978 Vol.39-6

如何修整RPD支柱牙—Rudd(1999)

JPD 1999 Vol.82 P.536-549

JPD 1999 Vol.82-1這篇文章是在描述如何適當的修整RPD的支柱牙. 離開學校及醫院的訓練後, 可能一忙就忘記了這相對很基本的要求. 這篇文章很精簡的將修磨的順序分成一至六點, 只要照著這六點順序就可以完成.

1. 建立咬合平面:因為失去部分的牙齒, 所以要去找出新的咬合平面. 如果牙齒高過咬合平面則要去修磨, 但是不要修超過2mm enamel. 如果要修很多則需要做crown甚至是endo.過短的牙齒也要做補綴物去修復到正常的高度, 如果需要的話要做ortho tx. 真的差距很多的話最後要考慮拔牙.

2. 修整後牙的鄰接面:不要先修rest! 因為你要先畫出survey line, 然後將需要降低的部分先降低.

3. 修整前牙的鄰接面

4. 修整Facial & Lingual 面

5. 車Rest

6. 將所有修磨過的面修順拋光

JPD 1999 Vol.82-2JPD 1999 Vol.82-3JPD 1999 Vol.82-4JPD 1999 Vol.82-5JPD 1999 Vol.82-6JPD 1999 Vol.82-7JPD 1999 Vol.82-8JPD 1999 Vol.82-9

Twin-Flex clasp—Belles(1997)

JPD 1997 Vol.77 P.450-452

JPD 1997 Vol.77-1在前牙RPD如果不希望露出clasp, 那可以考慮使用Twin-Flex clasp. 主要能夠使用的位置大約是在前牙3-3的位置. 使用的wrought wire為19-guage Ticonium, 長度至少15mm, 離gingiva margin至少3mm. 原本的framework最好要先預留位置, 好讓twin-flex clasp能夠soldering.

JPD 1997 Vol.77-2JPD 1997 Vol.77-3JPD 1997 Vol.77-4JPD 1997 Vol.77-5JPD 1997 Vol.77-6

成長的兒童義眼補綴物—Shaikh(2014)

JPD 2014 Vol.111 P.346-348

JPD 2014 Vol.111-1當兒童的眼睛有先天缺陷或是因為疾病而失去時, 最好能夠在短時間就補上. 除了在生長發育時可以提供輔助之外, 在精神的發育也才不會受到外人的影響.

這個case report是一名2歲的女孩因為腫瘤而移除左眼, 追蹤五年後原本的義眼已經失去光澤而且尺寸太小, 所以重做. 一般來說眼窩會長到12歲左右就差不多到達成人的大小了, 所以在成長過程中要適時的追蹤.

JPD 2014 Vol.111-2JPD 2014 Vol.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