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j-prosthodont-2016-vol-29-p-487-492
這個研究是在比較男女之間對於判斷顏色的能力,將受試者分成四個族群,分別是性別以及有無接受60分鐘判斷比色板的課程。結果有無接受判斷比色板的課程對於判斷顏色沒有太大影響,反而是女性先天判斷顏色的能力就比男性強。難怪會抱怨顏色不準的多半是女性患者啊。
int-j-prosthodont-2016-vol-29-p-487-492
這個研究是在比較男女之間對於判斷顏色的能力,將受試者分成四個族群,分別是性別以及有無接受60分鐘判斷比色板的課程。結果有無接受判斷比色板的課程對於判斷顏色沒有太大影響,反而是女性先天判斷顏色的能力就比男性強。難怪會抱怨顏色不準的多半是女性患者啊。
int-j-prosthodont-2016-vol-29-p-461-466
這篇是一個不錯的finite element study。在下顎distal free end RPD的abutment tooth,如果是endo後做post&core+crown的預後原本就不好,那怎麼樣可以減少對這顆abutment的壓力,減少斷裂的機會?
簡單來說臨床上要注意的有兩點,第一就是mesial rest的確比起distal rest可以減少牙齒的受力; 第二是不fit的denture base,會給distal end的abutment tooth很大的受力。
int-j-prosthodont-2016-vol-29-p-445-447
這篇研究是去比較說在internal or external type implant abutment,在abutment screw之上再加一個double screw,然後看這樣能不能減少screw loosening的情況。實驗的結果是有改善的,但這樣的double screw強度要多少,大小要怎麼設計?未來的醫師如果要移除怎麼辦?這需要有更多的研究才知道。
每一年AARD都會招集在牙科各大領域的專家,回顧前一年的重要文獻,所以2016年就是回顧2015年的文章,長達78頁,過年無聊時候可以看一下。
j-dent-res-2016-vol-95-p-543-549
這篇文章其實我沒辦法完全了解,他是去探討幾種不同的填補材料,其材料的收縮和吸水的膨脹互抵後,看填補材的體積變化及邊緣的完整性。
四種材料分別是RMGI (Ketac Nano), Compomer (Compoglass, Dyract), Resin-based composite (EsthetX HD)。不同的樹脂材料的收縮以及吸水性質不同,在這個實驗中RMGI的邊緣密合性是最差,但體積收縮最小,這在我們未來材料選擇性上,要再多注意一下其物理性質。
journal-of-oral-rehabilitation-2017-vol-44-p-59-64
這篇文章是使用Tongue-to-palate resistance training (TPRT)去訓練舌頭的力量,看這樣的裝置訓練之後,這樣能不能讓吞嚥的力量增強一些。當然有練還是有差,舌頭的力量增強之後,吞嚥變得更順暢。
所以遇到自己敘述吞嚥不佳的患者,也請他們不要怪假牙做得不好,自己也是要練一下。
journal-of-oral-rehabilitation-2017-vol-44-p-9-15
TMD的發生率其實很高,在美國的發生率介於5-12%,因為TMD是疼痛,所以會不會是因為有些患者本來就比較容易會有或感覺到疼痛,所以TMD的發生率才會這麼高?
這篇文章去研究有無TMD的患者,身體其他關節的狀況是如何?結果相當的有趣,就是有TMD的患者,身體其他關節疼痛的機會很高,尤其是膝關節。所以有TMD的患者,我們要小心他是不是痛覺閾值比較低的患者。
Ultrathin occlusal veneer,通常是指約0.6mm的composite resin or glass ceramic。那這麼薄的貼片放在後牙區,需要注意什麼地方?受力的狀況到底如何?
這篇in vitro的研究去模擬使用500N的力量去做working, non-working, clenching 的時候,貼片所受到的力量都不一樣,在non-working的時候貼片會受到比working/clenching大約雙倍的力量,所以作者提到要建立canine guidance的咬合來保護這樣薄貼片的情形。
比較有在注意患者的erosion的醫師,不知道您會不會問一下患者是否有GERD的問題呢?很多的研究都已經證實兩者的高度相關性,這篇文章是大陸的研究,比較接近我們在台灣的狀況,也是結論出dental erosion和GERD的高度相關,同時有攝取較多碳酸飲料者也比較容易有erosion的問題。這篇文章的缺點是樣本數有點少,希望有研究是有更多的樣本數配合更長期的追蹤。
這篇研究真的很棒,他是在class I RPD的患者,使用了33,20,0度牙,然後去測試在不同角度牙的咬合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