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AARD年度文獻回顧報告—Donovan(2015)

JPD 2015 Vol.114 P.756-809

JPD 2015 Vol.114-1

 

這篇文章是American Academy of Restorative Dentistry的年度文章回顧, 雖然回顧的不是2015而是2014年度的文章, 但是其回顧的文章數量及品質向來都很好. 這篇文章因為很長, 我節錄出我認為臨床上比較實用的重點.

  1. Xylitol, 以往被認為可以抑制蛀牙的材料, 已經有多個實驗證明無效.
  2. MTA的研究越來越多, 其成功率也越來越高.
  3. enamel matrix derivative (EMD)在牙周治療上有明顯幫助.
  4. 雷射在牙周的治療上還是很有爭議, 無絕對好壞
  5. 美國的全口無牙率持續下降, 預計到2050年會只剩下2.6%
  6. 睡覺時戴著活動假牙得到肺炎的機率是一般人的2.4倍
  7. 戴著不合適的活動假牙, 得到口腔癌的機率是一般人的5-6倍
  8. retightened screw protocol, 可以明顯減少abutment screw loosening的機率.
  9. 植牙咬合的感覺比自然牙遲鈍, 其閾值是自然牙的4-20倍
  10. 待續…邊念邊補上…

比較居家美白和在診所美白的治療時間及患者滿意度—Bernardon(2015)

JPD 2015 Vol.114 P.826-830

JPD 2015 Vol.114-1

 

我相信只要是有從事牙醫相關工作的人, 都有被問過牙齒美白的問題. 是怎麼樣去美白?怎麼做?要做多久?這篇研究和我臨床的經驗可說是相當的符合, 提供參考.

牙科所使用的美白藥劑其實主要就兩大種:hydrogen peroxide (HP)有分有無添加calcium, 和carbamide peroxide(CP). 這篇研究在30位牙齒顏色A2-A3.5的患者, 在其牙齒的四個象限分別使用: 35% hydrogen peroxide, 35% hydrogen peroxide with calcium, 10% carbamide peroxide, 22% carbamide peroxide. 前兩者是一周在診間進行一次40分鐘療程, 後兩者是在每天在家戴bleaching stent 2小時. 在美白療程中會用比色機客觀的去測顏色的變化. 美白的療程則是持續到患者滿意為止.

結果所有的患者在4-6週都能夠從A2-3.5轉成B1-A1的顏色, 而且四種美白的藥劑並沒有顯著的統計上差異. 2週的療程似乎對於患者的滿意度是不夠的.

JPD 2015 Vol.114-2

JPD 2015 Vol.114-3

JPD 2015 Vol.114-4

 

比較傳統和數位方式製作全口活動假牙的治療結果—Kattadiyil(2015)

JPD 2015 Vol.114 P.818-825

JPD 2015 Vol.114-1

 

在開發數位化製作全口假牙的領域上, Loma Linda University在Dr. Goodacre團隊的帶領下應該可以說是先驅者. Avadent這間在做數位化全口假牙的公司也已經在美國漸漸打進市場. 因為這方面的研究很少, 我相信除了這篇研究之外未來會有更多的數據統計看看是傳統的方式好還是數位的方式好.

在15位患者(PDI I or II), 讓15位實習醫師個製作一副傳統方式和一副數位方式的全口假牙, 然後讓患者, 實習醫師和指導醫師去評分, 比較優劣.

統計上來說數位方式製作的全口假牙在各方面都明顯優於傳統方式製作的假牙, 而且因為數位方式只需要2次門診, 相較于傳統的5次門診省下約3個小時的時間. 在沒有去計算成本的考量下數位方式會比較好. 但是還有要考量的一點是這個實驗的患者是屬於比較容易的類型, 如果是複雜的全口假牙還需要更多的研究去比較.

JPD 2015 Vol.114-2

JPD 2015 Vol.114-3

在有Parkinson disease的患者下顎all-on-4的重建案例—Liu(2015)

JPD 2015 Vol.114 P.745-750

JPD 2015 Vol.114-1

 

這篇是高雄長庚團隊的all-on-4 case report. 因為患者是有帕金森氏症, 所以在下顎的全口假牙使用不易. 使用surgical stent做flapless surgery及immediate loading, 觀察一年後情況都很好.

以下看圖說故事…

JPD 2015 Vol.114-2

JPD 2015 Vol.114-3

JPD 2015 Vol.114-4

JPD 2015 Vol.114-5

JPD 2015 Vol.114-6

JPD 2015 Vol.114-7

Distally positioned implant supported crown在後牙區出問題的機率—Lee(2015)

Journal of Prosthodontics 2015 Vol.24 P.517-524

J Prosthodontics 2015 Vol.24-1

 

這篇文章是在回顧種在後牙區最後一顆植牙的mechancal complication, 並統計看看理想上最後一顆植體和前面的牙齒間距多少比較好. 在符合條件的183位患者中有221支植體被納入這個回顧性研究中.

統計的結果mechanical complication高達18.1% (40/221), abutment screw loosening最常見, 佔12.7%; ceramic fracture佔4.1%; abutment screw fracture佔1.4%.

其中和前牙的水平距離以及crown/implant ratio在會不會有machanical failure是有統計上的差異; 水平和前牙的差距最好不要超過3.7mm.

J Prosthodontics 2015 Vol.24-2

J Prosthodontics 2015 Vol.24-3

J prosthodontics 2015 Vol.24-4

 

Screw retained implant supported prosthesis的角度不佳解決方式—Chatzistavrianou(2015)

Journal of Prosthodontics 2015 Vol.24 P.589-593

J Prosthodontics 2015 Vol.24-1

 

這篇文章是敘述如果植牙的角度不佳, 又想要做screw retained prosthesis該怎麼辦. 我的專科醫師考試case就是這樣去做的, 其實就用CAD/CAM去做Co-Cr framework, 然後在上面燒瓷. 那角度不佳的screw hole怎麼辦?用PFM去蓋住啊. 看起來容易其實細節還滿多的.

J Prosthodontics 2015 Vol.24-2

J Prosthodontics 2015 Vol.24-3

J Prosthodontics 2015 Vol.24-4

J Prosthodontics 2015 Vol.24-5

使用CAD/CAM或是RP方式製作全口假牙—Bilgin(2015)

Journal of Prosthodontics 2015 Vol.24 P.576-579

J Prosthodontics 2015 Vol.24-1

 

這篇文章介紹了一種新的方式, 跟我之前看到的CAD/CAM denture又不一樣了. 我之前看到的CAD/CAM denture是印好final impression後, 使用特別的方式取好上下咬合關係, 然後就直接CAD/CAM出base, 上面再黏上假牙.

這篇文章敘述兩種方式, 但也可以說是一種方式只是製作牙齒的過程不同. 基本上都是使用傳統的方式去印模作final stone cast, 然後做baseplate和wax rim, 取好垂直高度後並訂出中線等參考線, 接著就掃描wax rim, 設計出one piece的牙齒. 牙齒可以用CAD/CAM或是Rapid prototype (RP)的方式製作, 然後放上蠟堤後試美觀功能, 最後一樣傳統的packing完成.

我是覺得這樣的方式有好有壞. 好處是排牙的時間省下來, 若是馬上掃描可以馬上做出牙齒; 壞處是牙齒真的不好看, 因為都連在一起.

J Prosthodontics 2015 Vol.24-2

J Prosthodontics 2015 Vol.24-3

使用photoelastic model去比較single implant mandibular overdenture—Nascimento(2015

Journal of Prosthodontics 2015 Vol.24 P.538-542

J Prosthodontics 2015 Vol.24-1

 

在之前的文章中, 有一篇是使用單一顆植體來協助下顎的overdenture. 那篇文章是使用locator, 那如果是使用其他種類的attachment呢? 這篇photoelastic的model研究使用了六種不同的attachment, 看看力量的分佈如何?

結果這六種的lower single implant retained overdenture結果很類似, 也就是其實植體就是提供retention, 其他還是要將denture做好增加壓力的平均分佈.

J Prosthodontics 2015 Vol.24-2

J Prosthodontics 2015 Vol.24-3

J Prosthodontics 2015 Vol.24-4

利用Micro CT探測cement的porosity—Malkoc(2015)

Journal of Prosthodontics 2015 Vol.24 P.553-561

J Prosthodontics 2015 Vol.24-1

這個題目其實很有趣, 雖然和實際上的cement黏著效果可能沒有直接關係, 但是越少的porosity總是我們希望的.

這個研究使用了多種臨床常用的resin cement, 另外也有polycarboxylate和GI cement. 在77顆molar中先preparation, 然後用e.max做好coping後使用各種黏著劑黏著後, 用Micro CT去掃, 看各種cement的porosity.

結果Multilink Automix, Ketac Cem Plus, Variolink II明顯比其他的cement的porosity還要少. 作者群的結論就是不同cement的混合方式會有不同的結果, automix的均勻程度確實較好.

J Prosthodontics 2015 Vol.24-2

J Prosthodontics 2015 Vol.24-3

J Prosthodontics 2015 Vol.24-4

 

數位的implant abutment—Beuer(2015)

Journal of Prosthodontics 2015 Vol.24 P.580-585

J Prosthodontics 2015 Vol.24-1

 

這篇文章敘述的是未來對於植牙贗復的可能做法, 可以減少患者來診的次數, 但是也要冒軟組織可能沒有復原好的可能性. 在植牙時就接上數位印模用的abutment, 事先做好screw retained crown, 在接二階時不是接healing abutment, 而是直接delivery final screw crown.

J Prosthodontics 2015 Vol.24-2

J prosthodontics 2015 Vol.24-3

J Prosthodontics 2015 Vol.24-4

J prosthodontics 2015 Vol.24-5

J Prosthodontics 2015 Vol.24-6

J Prosthodontics 2015 Vol.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