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D/CAM all ceramic crown在solid abutment上的fracture resistance研究—Stona(2015)

JADA 2015 Vol.146 P.501-507

JADA 2015 Vol.146-1

這個研究是在Straumann tissue level RN solid abutment, 用Cerec Vitablocks Mark II, IPS Empress CAD和IPS e.max CAD三種全瓷冠, 黏著好後在100N下loading 100萬次, 然後去測fracture resistance是多少.

JADA 2015 Vol.146-2JADA 2015 Vol.146-3

一般來說正常人的咬合力應該是在100N-300N, Bruxism者可能會到500-800N. 這三種材料都有達到一般的標準, 但Cerec可能不適用于會磨牙的患者.

飲水加氟是否能減少牙科感染發炎的機率—Klivitsky(2015)

JADA 2015 Vol.146 P.179-183

JADA 2015 Vol.146-1

飲水加氟, 這個題目一直都是很熱門的牙公衛議題. 這是Israel的研究, 在某些區域有飲水加氟但是有些區域沒有實施. 他們的認定是每公升大於0.7mg的氟才算是有添加. 結果是在中低收入的家庭的兒童蛀牙或其他齒源性感染率有降低, 但是在高收入家庭就沒有差異.所以有添加還是會有效果的.

JADA 2015 Vol.146-2

ADA可以從NBA學到什麼?—Vujicic(2015)

JADA 2015 Vol.146 P.555-557

JADA 2015 Vol.146-1

這篇文章其實跟牙科比較沒有什麼關係, 但是也點出這幾年牙科可能會遇到的變化. 作者是ADA體系的經濟學家. 有在看NBA的朋友就知道最近在NBA比賽中最後兩分鐘, 只要是有爭議的判決就會被用電視錄影重新看過, 再去下最終的判定. 這樣就可以避免未來因為誤判而造成其中一方莫名得利或是失利的情形.

牙科在這幾年會有其中幾項比較重大的改革, 除了健保給付一直在變之外, 要注意1. CAD/CAM以及口腔內掃描的科技進步; 2. 顯微牙科的進展. 我雖然對於以上兩點不是專門, 但是我一直在觀察最新的動態. 我仍然認為診斷是最大關鍵, 但要怎麼利用更好的武器去治療也是需要持續的學習的.

臨床牙周使用非手術性治療使用抗生素的指引—Smiley(2015)

JADA 2015 Vol.146 P.525-535

JADA 2015 Vol.146-1

之前才剛po過也是同一個團隊發表的文章, 也是關於非手術性牙周手術使用SRP之外的輔助方式到底有沒有效果.

目前的結論是SRP以及SRP加上其中一些輔助的藥物有moderate的level of certainty. 這篇文章最好的部分就是他的圖表, 對於有在做牙周治療的醫師相當有幫助.

JADA 2015 Vol.146-2JADA 2015 Vol.146-3JADA 2015 Vol.146-4JADA 2015 Vol.146-5

使用CAD/CAM是否能控制die spacer的厚度—Hoang(2015)

JPD 2015 Vol.113 P.398-404

JPD 2015 Vol.113-1

我相信在未來會是CAD/CAM的時代, 那麼其中一項die spacer的部分是否能夠被控制呢?這個研究是將80個central incisor, 利用CAD/CAM去設計, die spacer的厚度設定在25,45,65,85,105um. 然後去用resin cement黏著後縱切, 去量測到底die spacer如何.

JPD 2015 Vol.113-2JPD 2015 Vol.113-3JPD 2015 Vol.113-4結果就是不太準確, 不管原本怎麼設定, die spacer厚度平均大多會在85um左右. 且看未來的機器掃描和列印的會不會更精準了

比較不同internal connection的torque resistance及microgap—Khongkhunthian(2015)

JPD 2015 Vol.113 P.420-424

JPD 2015 Vol.113-1

現今的植牙幾乎都是internal connection, 最多被採用的是內六角, 也有正方形或是內八角等不同的設計. 這個研究是去比較內六角和內八角對於torque resistance及microgap的不同.

結果內八角的平均torque(203.6Ncm)比內六角好(146.4Ncm), microgap也比較出色(1.19um,3.80um). 但是我也是要提醒醫師, 在使用的時候有沒有正常照原廠設定去使用更重要, 還有鎖起來的手感順不順也是一個臨床的眉角.

JPD 2015 Vol.113-2JPD 2015 Vol.113-3

對於TMD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的回顧—Gewandter(2015)

JADA 2015 Vol.146 P.246-254

JADA 2015 Vol.146-1

各位都知道目前最有科學根據的臨床研究就是RCT, 那這些RCT到底是否能表顯出真實的臨床情況呢?這篇文章是選定從1969-2013關於TMD的RCT文章, 然後去篩選出相對比較有系統的文章去仔細研究. 在90篇被選定的研究中(2005以前39篇, 2006之後51篇), 使用CONSORT(consolidated standards of reporting trials)方法去看每個研究中的缺失, 然後發現大多的研究都沒有達到CONSORT的標準. 所以建議未來有關於這方面的研究要更加小心, 謹慎地去搜集資料以及健全研究方法.

JADA 2015 Vol.146-2JADA 2015 Vol.146-3

FDA統計有關於牙科裝置的危險資料—Hebballi(2015)

JADA 2015 Vol.146 P.102-110

JADA 2015 Vol.146-1

這篇文章很有趣所以想跟大家分享, 這是FDA1996-2011年所有有關於牙科器械對於人體的危害. 將近兩百萬筆的資料中, 有兩萬多筆資料是關於牙科的, 占1.4%. 造成死亡的有66件. 大致上來說牙科的部分有問題會上傳到FDA的有一半是植牙沒有骨整合. 相較于其他科別牙科真的是沒有什麼生命上的危險.

JADA 2015 Vol.146-2JADA 2015 Vol.146-3JADA 2015 Vol.146-4JADA 2015 Vol.146-5JADA 2015 Vol.146-6

Abutment screw retightening的finite element study—Bulaqi(2015)

JPD 2015 Vol.113 P.412-419

JPD 2015 Vol.113-1

植牙的abutment和implant幾乎都是用screw retained. 那我們通常在鎖torque時, 會先使用廠商預設的torque值去鎖, 然後等一下下後再鎖一次. 這篇文章是用電腦做finite study, 使用傳統tissue level Straumann implant. 文章內文很複雜, 結果卻很簡潔:我們在鎖第一次torque時, 因為friction以及setting effect, 還有植體本身的設計, 有可能會讓abutment在未來有鬆脫的現象. 所以鎖完第一次之後, 隔幾分鐘(我所知是5-10分鐘)後在鎖一次, 有助於將friction force減低而將preload增加.

JPD 2015 Vol.113-2

但是我要強調一點, 各家植體設計不同, 請遵照原廠說明書的建議去執行.

假牙黏著劑的系統性回顧—Papadiochou(2015)

JPD 2015 Vol.113 P.391-397

JPD 2015 Vol.113-1

這篇文章去回顧了2014之前有關於假牙黏著劑的文章, 然後去看看假牙黏著劑在功能以及生物相容性的表現.

JPD 2015 Vol.113-2

在篩選後的32篇文章中, 大致上假牙黏著劑對於retention, stability, masticatory performance是正面的幫助. 但是生物相容性還是缺少長期的驗證, 所以在患者有使用假牙黏著劑的情況下, 一定要定期的檢查並且調整, 因為很多時候患者會去用黏著劑是因為假牙不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