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牙和植牙失敗的多重相關因素—Chrcanovic(2016)

journal-of-oral-rehabilitation-2016-vol-43-p-813-823

j-o-r-2016-vol-43-1

 

這篇瑞典的文章先跟你說他統計了3549支植體,有179支失敗,其中磨牙的患者失敗率是13%(24/185), 沒有磨牙的患者是4.6%(155/3364),另外植牙直徑較小的,骨質不好的抽煙的也比較容易失敗。

這題目雖是老生常談,但是多有相關研究總是好事,也提醒一下隨時要看需要植牙的患者是不是牙齒磨得很平了。

j-o-r-2016-vol-43-2

調查日本老年人的最大咬力與其死亡率的關係—Iwasaki(2016)

journal-of-oral-rehabilitation-2016-vol-43-p-565-574

j-o-r-2016-vol-43-1

 

我其實很佩服日本的一些高齡牙科研究,因為我想也只有他們有資源有本錢可以追蹤這些老人家的牙齒。這篇研究是很單純的去統計一下,559位70歲以上的日本人(282男277女),取得他們的最大咬力資料,然後追蹤13年後,有111位過世(82男29女),然後統計最大咬力和死亡率的關聯性。

結果女性方面沒有統計上相關,但是咬力比較弱的男性其死亡率就較高。最大咬力通常和剩餘的牙齒數量有正相關,所以留有更多自然牙的男性應該會活得更久,我也要好好加油。

j-o-r-2016-vol-43-2

裝戴活動假牙導致黏膜疼痛的因素—Kumagai(2016)

journal-of-oral-rehabilitation-2016-vol-43-p-683-691

j-o-r-2016-vol-43-1

 

通常看到這種很大的題目,基本上能夠得到什麼的結果,大致上都可以猜到,因為變因過多,大概上只能了解個大方向。那在這篇研究有什麼缺陷?追蹤的時間只有三個月,但是樣本數夠多,有500副(包含臨時)。那我覺得比較有參考價值的是什麼?就是下顎比較容易會痛及痛的程度比較大。這是為什麼?當然文章沒有回答你,歸咎於變因較多,而我個人的淺薄看法是,下顎有舌頭這個移動的變因,而且下顎的牙齒一不見,KG就一去不復返,這真的很難搞。

j-o-r-2016-vol-43-2

對於牙科睡眠醫學新定義的評論—Lobbezoo(2016)

journal-of-oral-rehabilitation-2016-vol-43-p-786-790

j-o-r-2016-vol-43-1

 

Dental sleep medicine,其實有很多的內容,oral facial pain, oral dryness, GERD, obstructive sleep apnoea。這篇文章的精華是在於判斷disorder or behavior,也就是這到底是要去治療還是他是自然的行為?

大部分來說,都是屬於需要治療的,但唯有sleep bruxism是屬與偏behavior的情形。所以我在臨床上,會很小心地去問看看,有沒有這些的問題,磨牙的患者目前我是給予薄的軟咬合板保護牙齒而沒有想說要去治療。真的需要治療前要確切的診斷清楚。

j-o-r-2016-vol-43-2

影響口中pH值的因素—Loke(2016)

journal-of-oral-rehabilitation-2016-vol-43-p-778-785

j-o-r-2016-vol-43-1

 

Dental erosion是因為化學性的因素導致牙齒齒質流失,而不是因為細菌的因素造成蛀牙。口內的酸鹼值大約7.4,睡覺的時候會稍微下降,而會造成蛀牙的酸鹼值約在5.5-5.7之間。當然在口內的部分,最重要的就是唾液的部分,可以緩衝,但是我們吃的東西,喝的飲料,多半會讓酸鹼值下降,可以注意到胃酸的部分是1-2,所以臨床上我通常會去問有沒有胃食道逆流的問題。

J O R 2016 Vol.43-2.jpg

在有放射線治療的患者使用SLA implant的重建回顧評論—Nelson(2016)

journal-of-oral-rehabilitation-2016-vol-43-p-871-872

j-o-r-2016-vol-43-1

 

這篇也是commentary,他是去評論自己2015年的文章(Nack C, Raguse J-D, Stricker A, Nelson K, Nahles S. Rehabili- tation of irradiated patients with chemically modified and conventional SLA implants in irradiated patients: five-year follow-up. J Oral Rehabil. 2015;42:57–64.)當時的結果是在20位有放療的患者中植入102支SLA植體,然後統計出來五年存活率是75%左右。但其實那些失敗的植體不是真的失敗,而是因為那些患者過世了所以被認為是lost。所以真正的存活率其實和一般植體差不多在98-100%。

補充一下,一般若是放射線治療後,超過50Gy就認為不適合植牙,但是這篇文章的患者甚至有做到72Gy的。其實醫療就是這樣,有時候光是講機率,那就什麼都不能做了。

磨牙是一種疾病還是行為?—Raphael(2016)

journal-of-oral-rehabilitation-2016-vol-43-p-791-798

j-o-r-2016-vol-43-1

 

先講,這篇是commentary,有點像是expert opinion的文章,這類的文章比較沒有科學實驗的根據,但是有些東西,他本來就沒有辦法量化的。他認為去評分bruxism是沒有意義的,因為如果bruxism是一種行為,而不是疾病,那就沒有評分的必要。這真的很有趣,在文章的內文中也有一一的去評論到底bruxism是什麼?所以我們真的要去“治療”bruxism的“疾病”?

製作全口假牙使用兩次印模之重要性的系統性回顧—Regis(2016)

journal-of-oral-rehabilitation-2016-vol-43-p-771-777

j-o-r-2016-vol-43-1

先講為什麼選這篇文章,第一是很少人會想回顧這個標題,所以真的能找到符合條間的文章果然很少,只有7偏。那第二就是依照教科書上的方式,全口假牙就是要先印一個大概,然後用個人牙托去塑形邊緣,接著用最容易流動的印模材去抓出組織沒有受壓迫的形狀。那這樣有沒有科學根據說一定要印兩次?

事實上現在有更好的材料,所以可以將樹脂或是compound做的牙托塑形後直接印final。數位全口假牙就是只印一次。只要你真的印得到,用什麼都好。

系統性回顧使用statin對於osseointegration的影響—Sendyk(2016)

journal-of-oral-rehabilitation-2016-vol-43-p-873-882

j-o-r-2016-vol-43-1

 

這篇文章讓我多認識了statins這類降膽固醇藥物。因為我不是藥學專業,引用網路上的文章簡介一下。

http://technews.tw/2013/08/04/new-wonder-drug-statins-may-have-use-beyond-cholesterol/

Statin的作用是抑制HMG-CoA還原酶,在肝臟中,HMG-CoA還原酶是製造膽固醇的關鍵酵素,抑制它的作用,就能減少肝臟合成膽固醇,進而減少血中的所謂「壞膽固醇」,即低密度脂蛋白 (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常用在心臟病高危險群病人身上,避免發作或復發。

市面上的Statin類藥物有很多種,包括simvastatin、atorvastatin、fluvastatin、lovastatin、pitavastatin、pravastatin、rosuvastatin等等,由於降膽固醇商機太龐大,2003年,商品名為Lipitor的atorvastatin竟然成為史上銷售最好的處方用藥,2008年,輝瑞大藥廠靠Lipitor就賺進了124億美元的營收。其他常見的Statin藥品還包括Crestor (rosuvastatin) 與Zocor (simvastatin) 等。

好,那這篇回顧的文章中找到17篇符合的研究,目前statins類藥物可以增進osseointegration。不知道未來能不能有更多數據,畢竟現在還在動物實驗階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