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sinus lift之後membrane的變化—Makary(2016)

IJMOI 2016 Vol.31 P.331-337

IJMOI 2016 Vol.31-1

 

我們在做sinus lift, 尤其是lateral window時, 對於sinus其實是一個很大的刺激, 尤其是membrane. 那到底我們去做完lateral window術式之後, membrane會有什麼樣的變化呢?

目前最好的方式就是用CBCT去判讀, 所以在這個研究中, 一共有26位患者(32個sinus位置)接受lateral window grafting, 在術前接受CBCT, 然後在術後1,2,3,7天各分配一些患者照CBCT, 接著全部的患者都在術後3,6,12個月照CBCT, 然後去判讀membrane的厚度.

結果平均在術前, sinus membrane的厚度是o.73mm, 而平均術後一周的厚度增加到5.4mm, 然後隨著時間3,6,12個月慢慢降到1.3mm, 0.68mm, 0.39mm. 另外membrane增加的厚度和補的材料的量有直接關係,  補越多membrane厚度增加越多.

IJOMI 2016 Vol.31-2

IJOMI 2016 Vol.31-3

IJOMI 2016 Vol.31-4

植牙位置跟是否有補骨的存活率—Tran(2016)

IJMOI 2016 Vol.31 P.310-317

IJOMI 2016 Vol.31-1

 

這篇文章個人覺得相當的好, 因為他是去統計在同一間牙醫學院植牙的患者中, 有無使用bone graft的存活差異. 從1985-2012年終去除掉條件不好或不符的患者後, 在1222位患者的2729支植體, 去統計分析.

結果在沒有補骨的情況下的5和10年存活率分別為92%和87%;相較于有補骨的存活率90%和79%, 還是沒有補骨的情況會好一些, 但是沒有統計上的差異.

可是若患者有抽煙或是沒有維持定期回診檢查, 就明顯容易有問題, 尤其是有抽煙會提高2.6倍的失敗機率.

IJOMI 2016 Vol.31-2

IJOMI 2016 Vol.31-3

IJOMI 2016 Vol.31-4

使用CBCT分析sinus septa出現的頻率及位置—Bornstein(2016)

IJMOI 2016 Vol.31 P.280-287

IJOMI 2016 Vol.31-1

 

這篇使用CBCT去研究sinus septa的研究可以去統計大約我們在臨床上做sinus lift時遇到septa的狀況會是如何. 在取其中一年的212位患者中的294的sinus的CBCT資料, 可以供臨床上的參考.

統計結果在其中的141(66.5%)位患者的166個sinus(56.5%)有出現septa. 通常的septa是coronal方向的, 多出現在first & second molar的區域. Septa和性別年紀跟齒列狀況沒有統計上的關係.

IJOMI 2016 Vol.31-2

IJOMI 2016 Vol.31-3

IJOMI 2016 Vol.31-4

在sinus lift bone graft中使用PRF的效果—Peker(2016)

IJMOI 2016 Vol.31 e.24-31

IJOMI 2016 Vol.31-1

 

Platelet-rich fibrin (PRF) 在這十多年來是非常的熱門, 在很多的補骨植牙的研究都有很好的效果, 我個人的意見是去補PRF是自體的材料, 所以對人體是無害的. 這篇動物研究在New Zealand rabbits中去用demineralized bone matrix (DBM)或是使用collagenated heterologous bone graft (CHBG), 然後搭配PRF, 補sinus之後去研究其2,4,8周後的組織變化.

結果PRF的效果並不明顯, 雖然是有增加osteoblast的活性但是沒有顯著的差異. DBM在這個實驗中效果比CHBG要好. 這類的研究應該會在近期有很多, 因為補PRF慢慢在成為主流.

IJOMI 2016 Vol.31-2

上顎後牙區在不同骨質和不同牙冠高度之下的finite element study—Cinar(2016)

IJMOI 2016 Vol.31 e.1-10

IJOMI 2016 Vol.31-1

 

這篇finite element study是去模擬在上顎後牙區, 在type III和IV的bone, 製作crown/root ratio 1/1, 1.5/1, 2/1的牙冠, 然後以30度的角度給予300N的斜向力道, 去測試看看3D壓力的分佈.

當然crown/root ratio從1/1一直增加到2/1, 壓力就會越來越大, tensile stress增加72%而compressive stress增加了41%. 壓力大多是集中在implant neck. 所以作者群的建議是儘量在手術中保留最多的cortical bone.

IJOMI 2016 Vol.31-2

IJOMI 2016 Vol.31-3

IJOMI 2016 Vol.31-4

IJOMI 2016 Vol.31-5

IJOMI 2016 Vol.31-6

使用2-piece screw retained fixed complete dental implant prosthesis—Pelekanos(2016)

JPD 2016 Vol.115 P.389-392

JPD 2016 Vol.115-1

 

這個2-piece screw retained prosthesis的設計是目前來說相當費工且昂貴的設計. 在pano上看起來像是種的很漂亮平行的植牙, 實際上卻是角度亂七八糟時,  你可以用custom abutment去改角度後用cement粘, 若是這樣用2-piece去用螺絲鎖.

這樣做有好有壞, 好處是要修補容易, 難處都在技工端部分…好的技師可以帶你上天堂…壞的就…

JPD 2016 Vol.115-2

JPD 2016 Vol.115-3

JPD 2016 Vol.115-4

JPD 2016 Vol.115-5

改變titanium abutment顏色的方式—Wadhwani(2016)

JPD 2016 Vol.115 P.409-411

JPD 2016 Vol.115-1

 

在titanium abutment上的表面會有一層titanium dioxide(TiO2), 大約是20nm.這一層氧化層在生物相容性上很重要,  這篇文章提出一個有趣的方式, 就是去電解它, 然後就會從原本銀色的樣子變成淺黃色(60VDC),若是電壓更高就會變成粉紅色(85VDC).

在電解後的TiO2 layer, 其厚度就會不同, 所以折射光線的能力也不同. 因為還是有layer, 所以生物相容性還是相同. 但是這篇文章秀的圖片都是temporary abutment, 在final abutment上有些廠牌會去gold painting, 效果也不錯, 若是hybrid abutment (內層金屬外層貼zirconia)也可以.

JPD 2016 Vol.115-2

JPD 2016 Vol.115-3

Implant-supported overdenture的anterior lingual sulcoplasty case report—Carvalho(2016)

JPD 2016 Vol.115 P.406-408

JPD 2016 Vol.115-1

 

在下顎的兩顆植體支持overdenture中, 舌側的sulcus有時會不夠, 可能會造成下顎overdenture的中間太薄, 即使有metal plate的協助也有斷裂的風險(尤其是又用bar去retained)通常是在植牙的過程中小心的通常是在植牙的過程中小心地切斷舌繫帶, 但是如果不幸舌側sulcus還是不夠, 可以利用這個方式去壓空間.

所以就是利用這兩隻植體接temp abutment再加一個stent, 墊coe-pak, 壓5週. 這樣來說組織比較不會rebound.

JPD 2016 Vol.115-2

JPD 2016 Vol.115-3

JPD 2016 Vol.115-4

Cement retained和screw retained crown marginal bone loss比較的系統性回顧—Lemos(2016)

JPD 2016 Vol.115 P.419-427

JPD 2016 Vol.115-1

 

這又是一篇討論screw or cement retained誰好誰壞的, 這篇回顧性的文章是去比較哪一種的設計其marginal bone 比較不會損失.

在搜尋相關的1828篇文章, 從中去篩選20篇.整體來說cement retained會比screw retained 出現較少的complication. 很難會有一個大的RCT去比較這兩者的不同.

JPD 2016 Vol.115-2

不同臨時補綴物的表面處理方式對其表面粗糙程度及顏色穩定度的影響—Koroglu(2016)

JPD 2016 Vol.115 P.447-455

JPD 2016 Vol.115-1

 

這篇文章在兩種最常用來製作臨時補綴物的材料(PMMA, bis-acryl)中, 使用三種不同的表面sealant和只打亮的對照組. 然後去測試他們的表面粗糙程度以及顏色的穩定度.

在表面的粗糙程度來說, PMMA和bis-acryl都沒辦法製作到低於plaque acclumation的level (o.2um). 最理想的結果是使用Biscover LV塗在bis-acryl上. 在這個研究上塗sealant對比單純打亮還要能夠顏色穩定而且光滑.

我個人覺得使用sealant能夠讓表面顏色更穩定而且更光滑. 但是效果到底能否持續很久?我是覺得沒有辦法撐得很久, 還好是interim.

JPD 2016 Vol.115-2

JPD 2016 Vol.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