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CAD/CAM Zirconia crown時, 不同的掃描用粉以及不同的石膏模型, 會不會因此掃不準讓margin gap變大?這個實驗就是在比較看看有沒有不同.
Month: 七月 2015
臨床醫師如何施行evidence-based牙科治療—Brignardello-Petersen(2015)
常常我們嘴巴講著說要實施有理論背景(Evidence-Based)的治療時, 我們會去使用一些文章. 當然儘量會去參考相對比較有名的期刊或是大師發表的文章. 那要如何去使用文章作為我們臨床治療的參考呢?這一系列由JADA發表的文章提供我們簡單的方式. 我只節錄重點.
1. 最理想的實驗設計是RCT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2. 仔細了解實驗的PICO (Population, Intervention, Comparison, Outcomes)
3. 不要被生統所騙, 要仔細注意bias裡面實驗的族群是否和你一般的患者相近.
對於有人工關節患者的預防性給藥—Sollecito(2015)
美國年長患者的口腔衛生知識調查—McQuistan(2015)
這是一個有趣的文章, 它是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去調查65歲以上的患者到底對於牙科了解多少. 細節很複雜, 有興趣者可以仔細看一下它的問卷設計.
結果比較爭議的是只有17%的問卷回收率. 這群65歲以上的患者只對於基本的牙齒保健了解, 但是對於牙周病, 口腔癌以及兒童牙科的知識都很缺乏. 我們在看診之餘要多多教育一般患者歸於牙科的知識.
會嘔吐反射的患者有什麼特徵—Houtem(2015)
Journal of Oral Rehabilitation 2015 Vol.42 P.487-494
這篇是用問卷調查, 關於Gagging的一些相關問題. 研究的區域在荷蘭, 一共發出27892篇問卷而回收了11948篇. 經過統計分析後我列出幾個比較有趣的發現.
8.2%的患者自己認為會在牙科治療時候有嘔吐反射. 女性比男性多, 平均的年紀大約在中年35-64歲, 教育程度相對較低.
在這群會有嘔吐反射的患者對於牙科的心理恐懼相對也較高. 我是覺得在看診前多問一下, 不要急著就把口鏡放進口內, 也可以參考我之前關於嘔吐反射的問卷文章.
RCT方式測試熱果汁酸蝕的程度—Hooper(2015)
Journal of Oral Rehabilitation 2015 Vol.42 P.537-543
我記得在念關於OVD的文章中, 有一篇寫到在沙烏地阿拉伯的研究, 因為當地沙子多所以有些民眾的牙齒比一般人更容易磨耗 (吃沙?). 這篇研究也是地域性的, 文章提到在英國有習慣會喝比較高溫度的果汁. 那因為這些果汁中本來就有酸, 如果在相對高溫度之下會不會更容易造成牙齒的酸蝕呢?
實驗的過程有興趣者可以自行看內文, 結果來說將果汁加熱會比較容易酸蝕牙齒, 雖說跟喝水來比有統計上的差異但是量很小, 而且又不會天天喝熱果汁吧…
嘔吐反射的自我評估方式—Heuvell(2015)
Journal of Oral Rehabilitation 2015 Vol.42 P.495-502
嘔吐反射是一種身體保護自己的自然反應. 那要怎麼去知道哪位患者會有嘔吐反射?Gagging Problem Assessment (GPA)是一種問卷, 可以在患者來診之前利用約2分鐘時間填寫, 另外配合醫師的檢查, 然後就可以了解患者是否會容易有嘔吐反射. 這個研究是將GPA精簡成GPA-R, 然後是看看這樣的問卷是否真能夠偵測出容易Gagging的患者.
59位已經知道容易Gagging的患者和另外17位一般已知不容易Gagging的患者去填寫問卷, 然後統計分析. 另外還有使用SCL-90 anxiety scale來比較.
結果問卷沒有明顯發揮效果, 但是Gagging group明顯對於“害怕噎到”這一項很敏感,總之還是要小心為上.
失去牙齒和大腸激躁症有無相關?—Esmaillzadeh(2015)
Journal of Oral Rehabilitation 2015 Vol.42 P.503-511
有關於大腸激躁症, 請參考臺北榮總的網頁連結
http://www7.vghtpe.gov.tw/gi/feuilleton/fe01_info.asp?qa_id=8
缺少牙齒和腸道的異常已經被一些研究所證實, 但是缺少牙齒和大腸激躁症有沒有相關?這個在伊朗的研究有4669位民眾參與, 分成五個group:全口無牙, 缺一半以上牙齒, 缺3-5顆牙, 缺1-2顆牙, 沒有缺牙. 然後用問卷去問患者有沒有大腸激躁症的相關症狀. 做統計分析結果.

結果是失去了1-2顆牙齒和失去了3-5顆牙齒在統計上明顯會比較容易有大腸激躁症, 而失去過多牙齒則是因為功能比較不好而本來就更容易有腸道問題了.
使用T-Scan III系統是否能準確量測咬合力—Cerna(2015)
Journal of Oral Rehabilitation 2015 Vol.42 P.544-551
T-Scan系統應該是最廣為大家知道測試咬合力的數位系統. 那它真的準確嗎?在這個使用機器測量18台新的T-Scan III的實驗中, 利用標準機器透過標準模型向T-Scan施加壓力, 量測到底準不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