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astrophic failure of a monolithic prosthesis—Chang(2015)

JPD 2015 Vol.113 P.86-90

JPD 2015 Vol.113-1在某些大師的作品中, 我們會看到整塊都是用zirconia製作而成的植牙支持式假牙. 我最常有的一個疑問就是“為什麼都是放在口外的照片?假牙做好不是要放在口內嗎?”這篇文章就像是目前我對於這類設計的想法:能用金屬就還是用金屬, zirconia雖然堅硬但也很容易累積壓力而有裂痕.

這是一個79歲的男性患者, 上顎是overdenture而下顎是4 implant supported fixed denture. 原本使用metal abutment cement zirconia prosthesis, 追蹤18個月後發現鬆動, 一拆掉發現zirconia有裂痕而且metal abutment有很嚴重的磨損. 後來就換成鈦金屬的bar加樹脂牙.

JPD 2015 Vol.113-2JPD 2015 Vol.113-3JPD 2015 Vol.113-4

除非有相當美觀上的需求, 我很少使用zirconia. 單顆前牙還好, 在做全口重建時我認為不需要冒風險使用zirconia, 鈦金屬已經有很好的成功率及很多的case report了.

Direct bonded FPD追蹤20年的case report—Tanoue(2015)

JPD 2015 Vol.113 P.8-11

JPD 2015 Vol.113-1在只缺失單顆前牙的狀況下, 為了美觀常常我們會放一棵樹脂牙然後用光聚合樹脂去黏在臨接牙. 有時候我們會加上矯正鐵絲或是玻璃纖維去加強它.這個case則是使用了兩隻screw post加強的右下第一小臼齒. 患者因為遠心有RPD然後又不想植牙, 所以就這樣先暫時黏著, 然後不知不覺就黏了20年了. 但要注意一點, 對側是RPD的樹脂牙齒,所以咬力不強.

JPD 2015 Vol.113-2JPD 2015 Vol.113-3

Hereditary gingival fibromatosis的全口重建—Zandinejad(2015)

JPD 2015 Vol.113 P.1-7

JPD 2015 Vol.113-1Hereditary gingival fibromatosis是一種罕見的疾病(1/750000), 在嚴重的情況下, 可能會造成牙齦增生過度而恆牙難以萌發. 這篇文章是描述使用植牙全口重建的方式來治療.

患者是一位14歲的女性, 在確定手腕骨及其他生長部分應不會繼續生長後, 以拔除部分阻生牙及全口植牙重建, 先拔除未來植牙處的阻生牙後等四個月, 接著拔除剩下的牙齒, bone trimming, 上顎種6根(後來失敗一隻變成5隻), 下顎種5根, 印模後試蠟型然後loading. 追蹤18個月後沒有問題. 患者在生理及心理都有很大的改善.

JPD 2015 Vol.113-2JPD 2015 Vol.113-3JPD 2015 Vol.113-4JPD 2015 Vol.113-5JPD 2015 Vol.113-6JPD 2015 Vol.113-7

且不論是不是有這麼嚴重的疾病, 當今的植牙全口重建就是這樣子, 錢花得下去就會有辦法的.

Infraoccluded implant的治療—Zitzmann(2015)

JPD 2015 Vol.113 P.169-174

JPD 2015 Vol.113-1植牙就像是ankylosed teeth, 所以在發育中的情況下是不能植牙的, 因為植牙處不變而其他區域都還在生長發育. 上顎前牙nasomaxillary complex通常在女性17-18歲時發育,而男性會再晚一些才會發育完成. 但不只是發育期會有骨骼的變化, 25-46歲之間仍有可能會變. 男性通常在posterior height會有一些生長而女性因為mandibuar inclination elongation所以maxilla會去conpensate.

所以一般來說女性可能有implant infraposition的機會較大. Hyperdivergent的患者的vertical growth較為明顯, 也要小心會不會在植牙後仍繼續生長.

大部份在只差0.5mm左右就只要修改附近的牙齒, 但是比較嚴重的情況下就要做segmental osteotomy然後用ortho重新排列. 以下是文章附的表格及圖片.

JPD 2015 Vol.113-2JPD 2015 Vol.113-3JPD 2015 Vol.113-4JPD 2015 Vol.113-5

上顎後牙以trans-sinus tilted implant immediate loading—Agliardi(2015)

JPD 2015 Vol.113 P.163-168

JPD 2015 Vol.113-1在上顎後牙長期缺牙下, 有很多時候因為有sinus而骨質不夠沒有辦法植牙.如果植在premolar區域最多也只能cantilever 15mm, 而越多的cantilever當然越有風險. 通常當在上顎後牙區骨頭小於4mm時就需要delay implant+bone graft.

這是一個65歲女性因為右側上顎後側缺牙, 想要做固定式假牙. 但是因為extensive sinus pneumatization所以骨頭像蛋殼一樣薄. 這個醫師團隊是在premolar植一般4mm直徑植體但是在molar area先開lateral window, 植30度角傾斜的直徑4mm長18mm植體. 再將sinus缺骨部分補滿ramus取來的自體骨.

JPD 2015 Vol.113-2JPD 2015 Vol.113-3

接下來就確定有40N/cm torque後接上multiunit abutment, 直接接上臨時假牙, 等六個月之後loading.

這方式在斜的長植體方面建議使用15-18mm, 傾斜30-45度角, 而且在crestal和apical各要有4mm. 當然最理想是使用補骨然後依一般程序植牙. 這就看個人的想法和經驗了.

Tooth preparation的分析方式—Tiu(2015)

JPD 2015 Vol.113 P.175-184

JPD 2015 Vol.113-1TOC (total occlusal convergence angle) 是被認為會影響crown的retention和resistance. 理想上的TOC是2~5.5度, 但是臨床上可能達到的角度或是課本所認可的角度從6到24度都有. 作者群找了1006篇有關於研究tooth preparation的文獻, 選了其中的23篇, 發現有20篇在講TOC.

文章內文有很多數值, 有興趣者可以慢慢看.

因為結果很複雜, 所以我先說作者的結論是理想的2~5度太難達成, TOC應該以10~22度為目標. 目前沒有evidence base的判讀方式, 但是TOC的重要性應該比其他像是crown height, margin angles, margin width還要重要.

Immediate loading: from biology to biomechanics. AAFP最新報告—Barndt(2015)

JPD 2015 Vol.113 P.96-107

JPD 2015 Vol.113-1這篇是最新關於implant immediate loading的回顧性文章, 是AAFP的研究團隊(3位資深的醫師)共同發表的. 首先先定義immediate loading是植牙後一周loading, early loading是一周到兩個月, conventional loading是2個月以上.

JPD 2015 Vol.113-2

首先先回顧之前的研究, 在Biological evidence方面動物實驗及之前人體研究上immediate loading並沒有差異. Biomechanical 的部分當然是要避免implant micro movement. 但是些許的移動有可能可以促進骨質的生長, 表面的處理也各有分歧的意見. 目前沒有完整的定論.

JPD 2015 Vol.113-3

結論是:不要做immediate loading的 1. 上顎前牙單顆 2. 單顆臼齒 3. 非splinting的overdenture 4. 上顎前牙牙橋.

閉眼的顏面補綴物—Hatamleh(2015)

JPD 2015 Vol.113 P.246-249

JPD 2015 Vol.113-1這位63歲的患者因為SCC而切除了右眼及部分顏面. 醫療團隊在做顏面補綴物時並不像傳統一樣去做眼睛而是選擇作閉眼式的補綴物. 這個想法我覺得很棒, 因為第一, 眼睛很難做得很像而且容易被視出破綻, 第二, 簡單多了…

JPD 2015 Vol.113-2

使用alginate去修正CD final impression—Oh(2015)

JPD 2015 Vol.113 P.255-256

JPD 2015 Vol.113-1在上顎CD的final impression中, 如果在palatal area有defect的時候, 多半會使用light body impression material 去做wash impression. 當然如果defect比較小可以用蠟去修補. 這篇文章是使用alginate去修補.

首先要在defect的背面用8號round bur打兩個洞, 接著將印模放回患者口中, 然後調1.5倍水的稀alginate用syringe打其中一個洞直到材料從另一個洞流出. 材料硬化後就好了.

JPD 2015 Vol.113-2JPD 2015 Vol.113-3其實再沒有傷到border的狀況下, 小的defect用蠟去補就好了. 如果你有注意看圖你會發現這患者根本不適合印模, 因為inflammatory papillary hyperplasia…

Sleep apnea使用克製化面罩CPAP的效果—Cheng(2015)

JPD 2015 Vol.113 P.29-34

JPD 2015 Vol.113-1這篇是北醫及台科大的研究, 題目是針對OSA(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患者, 用特製的個人mask下使用CPAP(持續性正壓空氣裝置)的研究.

CPAP是在不開刀的情況下治療中度以上OSA的方式, 以往因為戴久了會不舒服, 而且不能趴睡或是常常更換睡姿而造成患者困擾. 這個研究在40位患者上隨機使用一般或是客制化的面罩, 然後去測apnea-hyponea的數值.

JPD 2015 Vol.113-2JPD 2015 Vol.113-3

結果當然是客制的比較好, 這篇文章的面罩是用3D camera然後製作mold再用silione注射製造的. 因為戴久了需要更換面罩所以未來是否有更便宜更耐久的還需要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