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黏著inlay-onlay時使用不同的cement在不同的preheating的黏著效果—Emiroglu(2016)

Journal of Prosthodontics 2016 Vol.25 P.302-309

J Prosthodontics 2016 Vol.25-1

 

這篇研究是去比較兩種不同性質的resin cement (Variolink N和G-Cem)在不同溫度下的黏著性質. 在100個inlay及onlay中, 分別去使用兩種黏著劑, 在25, 37, 54度C下preheat後黏著. 然後觀察一年後的marginal adaptation.

結果Varioliink N 在三種不同溫度下表現都很好, G-Cem在37度下比較好而25,54度之下會有margin較不平整的問題. 整體來說溫度對於這兩種不同的cement黏著上沒有統計上的差異, 而且survival rate上也是可以接受的.

J Prosthodontics 2016 Vol.25-2

 

使用monolithic lithium discilicate crown with feather edge配合不同的cement的效果—Schmitz(2016)

JPD 2016 Vol.115 P.678-683

JPD 2016 Vol.115-1

 

文章的標題雖然說是不同的cement, 其實就是resin cement和conventional GIC, 先去看結果而論的話, 兩者沒有顯著的差異. 重點是在這篇文章中的257顆monolithic lithium discilicate crown(IPS e.max CAD)在feather edge的preparation中, 存活率很高.

Feather edge所需0.3mm, axial reduction 1mm, occlusion reduction 1.5mm. Convergence angle 6-10度. 這大致上比傳統的PFM修形的少, 因為材料夠強才能夠修得比較少. 但是因為每一顆牙齒的情形都不同, 還是要視情況做最好的修形.

使用數位方式去重新製作RPD下的surveyor crown—Lee(2016)

JPD 2016 Vol.115 P.668-671

JPD 2016 Vol.115-1

 

這篇文章是去描述配合口掃機和CAD/CAM, 可以取代以往使用duraley或類似材質去重新製作RPD surveyor crown的技術. 我們在RPD底下的支柱牙需要新作或是重新製作surveyor crown的時候, 常常會覺得頭大, 因為被framework擋住, 很難給技師一個完整的cast.

先確認preparation是好的, 配合framework去確認空間是否足夠, 然後打上regisil(若是其他類似的bite material), 但是要小心不要太多, 利用bite material去塑出對咬的形態. 然後使用口掃機去抓出各個狀態的資料後重疊, CAD/CAM出需要的metal crown. 我是相信這樣做應該會比傳統方式快, 但是成本貴很多就是…

JPD 2016 Vol.115-2JPD 2016 Vol.115-3JPD 2016 Vol.115-4

Atraumatic surgical extrusion的臨床應用—Kelly(2016)

JPD 2016 Vol.115 P.649-653

JPD 2016 Vol.115-1

 

這篇文章是一個使用Benex system去做到微創surgical extrusion的case report. 在一位50歲的女性患者, 其左下第二小臼齒有deep caries, 牙周狀況良好. 這個case使用Benex system去直接將牙齒拉出4mm(在兩分鐘內), 然後做splinting, 理論上要等6-8周, 但是這個case一周後splinting就掉了但也沒有什麼問題. 理論上要等12周才有PDL的healing, 然後做endo tx, 一直等到9個月後才做上single crown.

我是覺得這方式雖然比植牙還要慢, 但是畢竟是自己的牙齒, 有時間以及患者可以配合之下是可以試試.

JPD 2016 Vol.115-2JPD 2016 Vol.115-3

1050925 高醫牙醫系中區校友會年度大會暨學術演講

105中區校友會DM

今年度高醫牙醫系中區校友會年度大會暨學術演講將于105.9.25(日)於台中南山人壽教育訓練中心舉行。數位牙科以及牙科美學,是今年牙醫界最火紅的題目。今年度高醫牙醫系中區校友會年度大會暨學術研討會,特別請來國內在數位牙科及牙科美學都有高度造詣的曹皓崴醫師,趙哲陽醫師及陳亮州醫師擔任本次學術研討會的講師。曹皓崴醫師是CEREC Asia的創辦人,在利用最新的數位技術配合CEREC 3D齒雕機有獨到的見解,為各位分析在當日要完成的壓力之下,美學能夠做到什麼樣的程度。趙哲暘醫師在矯正領域研修許久,目前擔任台灣整合口腔矯正學會理事長要職,這次要為各位講解配合口掃機的矯正方面應用。陳亮州醫師在植牙領域享有盛名,本次的演講是要深入淺出地為各位講解他目前對於口掃機的臨床應用,希望能讓各位能搭上前往數位牙科的直達車。

報名DM將于近期寄出,誠摯邀請各位醫師參與!

在irreversible hydrocolloid impression加入silver nanoparticles的滅菌能力—Ginjupalli(2016)

JPD 2016 Vol.115 P.722-728

JPD 2016 Vol.115-1

 

在臨床上最常用的印模材就是irreversible hydrocolloid, 也就是alginate. 那我們最常遇到的問題除了變形之外, 就是alginate不容易消毒, 不方便浸在消毒液, 用噴的消毒劑也有可能會造成明顯的變形. 這篇研究是在alginate中加入silver nanoparticles, 看如此是否能夠直接達到減菌的功效.

結果在不同分量的混合中, 在兩種不同的alginate中, 都有不錯的殺菌功效, 變形量還在可以接受的範圍中, 我想材料是一直不斷的在進步, 以後應該會有更便宜更穩定的alginate出現.

JPD 2016 Vol.115-2JPD 2016 Vol.115-3

在上顎前牙區嚴重atrophy ridge利用hybrid metal/porcelain的重建—Enriquez(2016)

IJPRD 2016 Vol.36 P.567-571

IJPRD 2016 Vol.36-1.jpg

 

在上顎前牙有一個Seibert class III的缺損, 真的很難, 除了你會希望患者是low smile line之外, 活動假牙會是比較快的方式. 那若是真的需要做固定式的植牙支持式假牙,我個人會推薦使用這篇文章的方式, 就是先有良好的wax up 評估後, 植牙在最好骨質的位置, 然後接multiple unit abutment, 再接上hybrid prosthesis. 如此可以將美觀以及可修復性都兼顧, 而且清潔也算是方便的.

IJPRD 2016 Vol.36-2IJPRD 2016 Vol.36-3IJPRD 2016 Vol.36-4IJPRD 2016 Vol.36-5

Orthodontic Mini-implants的failure rate和患者的性別年紀以及重植的相關聯性—Kim(2016)

IJPRD 2016 Vol.36 P.559-565

IJPRD 2016 Vol.36-1

 

這篇是關於矯正的ortho mini-implants的研究, 使用的是grade 5 Ti 1.2mm diameter, 7mm long的植體. 總共在125位患者中使用了394支植體, 然後去統計patient failure rate (PFR)和implant failure rate (IFR)的情形.

結果統計在男性, 年輕以及下顎的PFR和IFR較高, 另外整體來說的PFR達到4成, 而IFR達到2成. 所以和患者一定要溝通好, 因為掉的機會很大.

IJPRD 2016 Vol.36-2

IJPRD 2016 Vol.36-3IJPRD 2016 Vol.36-4IJPRD 2016 Vol.36-5

對於platform-switching implant with conical abutment的peri-implant connective tissue研究—Ciurana(2016)

IJPRD 2016 Vol.36 P.533-540

IJPRD 2016 Vol.36-1

 

我們在念牙周病的時候一定需要知道PDL有分成幾個不同的群組, 有不同的方向. 在cervical region的部分的PDL在健康的時候可以保護牙齒, 不讓細菌向下侵入. 這篇文章提到一個重要的觀點, 也是platform switching的關鍵, 就是在abutment向內縮, peri-implant connective tissue fiber會形成一圈circular collagen fiber去圍住abutment, 配合好的oral hygiene可以避免細菌的侵入進而保護底下的骨質.

實驗的方式是先用很小的healing abutment接出, 然後等8周後用punch連同abutment一起取出後切片.  然後切片下去看, 可以發現有一圈collagen fiber會去圍繞. 當然這是理論, 但是實際上是不是都可以形成這樣的fiber? 需要更多的研究.

IJPRD 2016 Vol.36-2IJPRD 2016 Vol.36-3IJPRD 2016 Vol.36-4IJPRD 2016 Vol.36-5IJPRD 2016 Vol.36-6IJPRD 2016 Vol.36-7

在Failing implant上使用電子顯微鏡看bacterial biofilm—Simion(2016)

IJPRD 2016 Vol.36 P.485-488

IJPRD 2016 Vol.36-1

這篇算是case report, 因為這很難得有機會去拿到一根有感染peri-implantitis的植體去電子顯微鏡下掃描, 結果可以看到smooth surface的abutment是沒有細菌的, 但是rough oxidized surface就充滿了桿菌等細菌, 而埋在骨頭內的apical portion, 就真的沒有細菌.

所以peri-implantits真的很難去去除, 要去debridement? 可能除了雷射之外, 真的要去物理性的磨掉粗糙表面, 但是弔詭的是我們為了要讓type III, IV的骨頭可以長得更好而使用rough surface, 但是在細菌侵入之後, 反而更難去除…

IJPRD 2016 Vol.36-2

IJPRD 2016 Vol.36-3

IJPRD 2016 Vol.36-4

IJPRD 2016 Vol.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