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urnal of Prosthodontics 2019 Vol.28 P.837-839
這篇文章的重點也是圖。就是因為上顎後牙區缺牙後,骨吸收是向內的,所以植體的位置會偏舌側。那如果位置不差,那當然做正常咬合。若是不好,就作反咬。千萬不要做edge to edge,那樣容易咬到臉頰舌頭。我是覺得如果沒有把握,先做臨時假牙試一試咬合,不要直接做正式假牙。
Journal of Prosthodontics 2019 Vol.28 P.837-839
這篇文章的重點也是圖。就是因為上顎後牙區缺牙後,骨吸收是向內的,所以植體的位置會偏舌側。那如果位置不差,那當然做正常咬合。若是不好,就作反咬。千萬不要做edge to edge,那樣容易咬到臉頰舌頭。我是覺得如果沒有把握,先做臨時假牙試一試咬合,不要直接做正式假牙。
因為我的專長畢竟是在假牙的部分,雖然前牙及拔及種做了也有一些案例,但是說到socket-shield這2010年才開始的方式,真的是不敢嘗試。
這篇案例的圖很漂亮,但也是一個很有種,在一顆有apical lesion的牙座及拔及種還留牙根。最後一張圖是精華,值得收起來。
Journal of Prosthodontics 2019 Vol.28 P.772-774
我記得我一開始回到台灣,有一些對於假牙有興趣的醫師會問我,為什麼你都不用facebow?這篇文章是由重量級的教授Dr. Nagy所寫,內文少但是值得一讀。
簡單來說我為何不用facebow:1. facebow就是將上顎的模型mounting在相對於這個類型的咬合器,比較類似口內的狀況,但是只是比較類似。因為誤差其實比想像中的大。2. 我的案例有一半是全口假牙,wax rim的定位配合一般咬合器設定,其實就很準的。當然要用也是可以,那最大的問題是你的技師要肯用你的咬合器來做假牙,這需要一點時間協調。
Journal of Prosthodontics 2019 Vol.28 P.731-736
這篇由華西口腔醫學院發的文章,說明了未來我們在全口重建時候可能的方式。因為儀器設備昂貴,所以這要普及應該還需要一定時間。在一個需要全口重建的患者,如果輪廓需要更動,以往我們是用經驗去猜。多半是使用一個臨時全口假牙去找軟硬組織的未來位置。但是如果要及拔及種?那就要更仔細的事先計畫了。以下看圖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