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D的兩大目的:1. 支持剩下的牙齒 2. 取代缺損的牙齒. 早在1950年代就有牙醫師認為RPD是慢性的拔牙.
Synge(1933)的實驗中模擬牙齒的移動, 他發現要讓一個插在橡膠容器的錐狀物移動1/1000 inch, 垂直的力道要1300 pound而水平的力量只需要21 pound. 而其他的動物實驗也有類似的結果, 就是牙齒承受垂直力的能力遠大於承受水平力.
其中DeVan提到了很多重點, 包括retainers要怎麼做以及major connector要夠rigid等等…其實都是課本的基本道理. 但要想想在1950年時可能沒有很多醫師有接受到理想的訓練, 而直到今日RPD仍然是這樣做的. 細節可以好好看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