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ntic area的處理—Calesini(2008)

Int J Perio Rest Dent 2008 Vol.28 P.517-523

Int J Perio Rest Dent 2008 Vol.28-1在牙齒拔掉之後, 在12個月內會吸收掉一半, 而這一半的2/3會在前三個月內吸收(Schropp et al 2003, Fugazzotto et al 2005, Pietrokovski et al 1967). 吸收的分類大多用Seibert or Allen的分類.

Int J Perio Rest Dent 2008 Vol.28-2作者群提出一個edentulous site enhancement (ECE)的方法. 首先需要了解一個傷口在1-5天時會inflammation, 3-14天會proliferation, 7-14天會maturation. 通常2週後scar會比較soild, 但是在2年內可能都會有些變化.

看圖說故事, 將切線切在ridge的中間, 讓兩邊都有keratinized tissue, 有點像是partial thickness flap. 然後將中間塞入collagen, 然後用pontic去固定collagen以及週邊的軟組織. 最後的重點是不要suture, 避免血液循環不佳.

Int J Perio Rest Dent 2008 Vol.28-3

Int J Perio Rest Dent 2008 Vol.28-4作者從1998年開始使用這個方法, 追蹤的結果都良好. 我是覺得在前牙區如果真的差很多而且患者又不想動大刀的情況下可以使用.

對「Pontic area的處理—Calesini(2008)」的一則回應

  1. Pontic的處理,很棒的分享,不過個人一點點淺見
    1.牙齦厚薄應該會影響成功率,就如牙齦厚的地方會用發炎作反應,相對的,牙齦薄的地方會用委縮作反應
    2.plug的放置,個人覺得應該平放,再把邊緣稍為處理服貼,而不是如圖垂直塞進去
    3.suture 6.0,應該較合理,plug比較好固定,牙齦受壓也較小

    Liked by 1 person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