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bturator framework的設計原則—Parr(1989)

JPD 1989 Vol.62 P.205-212

JPD 1989 Vol.62-1自從1978 Aramany根據發生率分出了obturator的六大分類後, 製作obturator就變得容易許多, 因為醫師們更能容易的判別要怎麼去互相溝通以及設計.

基本上仍有牙齒的obturator的設計其實跟RPD的主要原則一樣, 需要有rigid major connector, guide planes, rest,direct&indirect retainer, occlusal plane. 另外特殊的部分就是defect和剩餘牙齒及組織的關係.

大原則就是希望有三點或者是四點的支撐, 儘量避免線性的設計. 在能夠儘量保存組織之下若能夠跟手術醫師討論後留下關鍵的牙齒, 對於未來的預後會更加理想. 另外設計上要儘量的簡單, 因為患者多半有張口度受限的問題, 太複雜會很難戴.

JPD 1989 Vol.62-2JPD 1989 Vol.62-3JPD 1989 Vol.62-4JPD 1989 Vol.62-5JPD 1989 Vol.62-6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