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是比較少見的,去追蹤RPD的abutment perio status。結果跟我們一般用邏輯思考的一樣,abutment跟non-abutment比較起來,有鉤子鉤到的牙齒牙周狀況較差。另外occlusal方向的鉤子,會比從gingival方向的鉤子更有殺傷力。不過因為回顧的case量並沒有很大,加上變因其實太多,僅供參考而已。
局部活動式假牙
Ectodermal dysplasia的早期植牙治療—Knobloch(2018)
這篇文章可以說是在治療這類罕見疾病(外胚層發育不良,牙齒會有嚴重缺陷)很有參考價值的case report,尤其是他追蹤了13年。在早期的時候就決定在下顎做植牙,然後overdenture,等成年後再加種改成implant supported fixed denture,是很合理的。而上顎做了一些矯正,然後再用OGS改,再植牙做implant assisting RPD。很漂亮的case,相信這個患者是有得到牙科正面的協助的。
比較數位和傳統方式的RPD framework fitness—Ye(2017)
Int J Prosthodont 2017 Vol.30 P.348-353
使用數位的方式設計並製作RPD framework,已經有不少篇的文章在研究這樣的可行性,包括是否有好的fitness,然後是Selective laser melting(SLM)的製程還有最重要的費用問題。這篇文獻其實就說出了事實,數位的方式做出來的framework相較於傳統包埋的方式,會稍微不準一點點(統計上倒是有顯著差異)。但隨著儀器跟材料的進步,現在就差在價錢了。
使用implant impression coping來重置和複製RPD cast—Lee(2018)
我一向滿喜歡JPD的這個項目,就是臨床的一些小技巧。這篇文章就是很聰明的,使用了常用的implant impression coping和analog,來定位在surveyor上的cast,然後你甚至可以去用silicone印膜材來翻模,然後也不用去重新定位,在做大case的時候很實用。
利用finite element study分析distal implant supported RPD的framework設計—Shahmiri(2017)
在新版的RPD課本裡,如果是下顎的Kennedy I的RPD, 會建議植體放在後面缺牙區,最好到molar區,那前面的clasp和rest?要不要放RPI? Rest要在mesial還是distal? 這種情況,其實用finite element study電腦模擬是比較客觀的。這篇文章就是模擬兩種不同情況,Rest放在mesial還是distal?
結果我們一般要RPI的rest放在mesial,但是有植牙後,反而要放在distal,framework比較不會變形。所以有沒有機會以後會在設計後直接模擬framework的強韌度?希望會出現!
活動假牙未來的進展需求—Campbell(2017)
現在活動假牙其實就只有兩種材料,要不是基本的金屬基底加上PMMA,不然就是連基底都是PMMA類的材料。我通常會使用純PMMA加上wrought wire做interim RPD,用來篩選/診斷患者用的,然後我會看情況換金屬基底。
可是正如這篇文章說的,因為種種原因,活動假牙的五年存活率約六成。有四成的RPD會在五年內更換掉。所以未來的RPD趨勢,我想會比較像是配快速的眼鏡,使用數位設計列印,材料會越來越便宜,價格也是。
使用口掃機來製作obturator—Park(2017)
Int J Prosthodont 2017 Vol.30 P.266-268
這篇案例文章是使用口掃機,直接掃描需要做obturator的患者口內,然後使用3D列印印出framework後再去鑄造,使用framework在口內取altercast,然後在3D列印出的cast上繼續完成這個obturator。後面有一張重疊圖,可以看到綠色的部分也就是牙齒,其實口掃的精確度已經和傳統的取模幾乎一樣,但是越遠離牙齒,就越不準。所以口掃機現在比較大的問題,就是軟組織,另外就是價錢的問題讓要踏入這個領域的門檻不低。
下顎overlay RPD重建OVD的case report—Zanardi(2016)
Journal of Prosthodontics 2016 Vol.25 P.585-588
這個方式其實是相對比較省錢的方式,就是金屬的framework加上樹脂牙做overlay RPD,製作上有沒有什麼困難之處?難的地方很多,第一,你會有很多的undercut要閃開,所以在做surveyor測量時要很小心; 第二,樹脂牙每一顆都要小心的裁切到剛好,那是很難的事,所以應該是裁切到差不多然後再用packing or reline的方式去補,這樣就會有很多層的接縫,容易變色或是強度不足; 第三,因為要承受咬合力,樹脂的磨耗應該很快,要常常回來修補。但是優點是價錢便宜很多,修補也不算困難。診斷是否失去垂直高度的部分,那就要看醫師及患者之間的溝通,有時候是真的不夠高,有時候你也沒有空間去做高,這篇文章的第一個附圖很經典值得一看再看。
20170129 RPD的abutment tooth root fracture之finite element study—Mizuno(2016)
int-j-prosthodont-2016-vol-29-p-461-466
這篇是一個不錯的finite element study。在下顎distal free end RPD的abutment tooth,如果是endo後做post&core+crown的預後原本就不好,那怎麼樣可以減少對這顆abutment的壓力,減少斷裂的機會?
簡單來說臨床上要注意的有兩點,第一就是mesial rest的確比起distal rest可以減少牙齒的受力; 第二是不fit的denture base,會給distal end的abutment tooth很大的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