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篇文章在寫的,跟我的碩士論文只差一個變因,就是添加的材料不一樣。那其實這樣的研究相當的多,因為很容易去做。就是在最常見的牙科的材料加一些添加物,然後看看材料的強度會不會更強。
那廠商其實也不是笨蛋啊,為什麼不要加添加物或是改配方?因為有專利的部分,還有這類的添加物其實都不便宜。另外通常也不能夠加太多,像是這篇文章頂多加到5% wt,再加下去反而更弱。


之前我記得有文章指出,在去上abutment screw torgue的時候,要有間隔10分鐘。但是,臨床上一忙,可能就忘記了。那也有文獻指出要連上兩次torgue,而原廠大多是建議使用原廠的方式上一次扭力即可。那怎麼樣比較好呢?
這個研究同時用了五種方式,除了上面講到的三種外,還加了上扭力-反轉-再上扭力以及上扭力-反轉-上扭力-反轉-再上扭力。然後比較其RTV,也就是需要多大的反轉扭力才能分開。結果出來後,前三組效果沒有統計上差異,但是有加上反轉的有統計上的差異,可以增加RTV。
隨然實驗的結果是建議要做反轉的動作,但是我想,這應該會跟螺絲本身的材質,以及粗細會有相關。我本身還是會用原廠的方式吧,直到有更多的證據出來為止。因為雖然有統計上差異,但實際上差約2-3Ncm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