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TMD和Bruxism的患者的Prosthodontic planning的系統性回顧—Manfredini(2017)

JPD 2017 Vol.117 P.606-613

JPD 2017 Vol.117-1

我們在臨床上其實很怕遇到患者跟你說,我之前做了一些牙科的治療,然後就有TMD或是bruxism的問題出現,所以我想要做矯正或是全口重建來改善。好,真的可以用矯正或是全口重建,改變咬合然後讓患者不會有TMD或是bruxism的症狀嗎?這篇文章就是以科學的角度來回顧分析。

依往例直接跳到結論,內文其實寫得不錯可以自行參閱。依目前的研究來說,沒有足夠的科學證據可以證明做矯正或是全口重建改變咬合,可以改善TMD或是bruxism的情形。所以目前我也不會主動去說要用改變咬合的方式去改TMD或bruxism,做完後若真能夠改善可能是巧合。

3D的數位DSD全口植牙重建案例—Coachman(2017)

JPD 2017 Vol.117 P.577-586

JPD 2017 Vol.117-1

我想去年有很多醫師有去上Dr. Coachman的DSD課,然後拿到了DSD認證。我覺得這是一件好事,但我沒有去上。因為要真的將DSD用到臨床上,需要相當大的苦心,另外,DSD真的能夠用的,就是上顎前牙,如果要全口設計,現在很多能夠做CAD/CAM的機器及軟體也可以使用。所以是不是要這樣子去用,就看醫師自己覺得值不值得了。

JPD 2017 Vol.117-2JPD 2017 Vol.117-3JPD 2017 Vol.117-4JPD 2017 Vol.117-5JPD 2017 Vol.117-6JPD 2017 Vol.117-7JPD 2017 Vol.117-8JPD 2017 Vol.117-9JPD 2017 Vol.117-10JPD 2017 Vol.117-11JPD 2017 Vol.117-12JPD 2017 Vol.117-13JPD 2017 Vol.117-14JPD 2017 Vol.117-15

使用牙科植體來固定大範圍假髮贗復物的案例—Hoekstra(2017)

JPD 2017 Vol.117 P.690-693

JPD 2017 Vol.117-1

這是一個有頭部皮膚癌 (basal cell carcinoma)的案例,切除乾淨之後想必是沒有長頭髮的希望了。儘管假髮已經可以做得很像,但是心中總是會擔心會掉下來。有了extraoral short implant的幫忙固定,使用locator和磁鐵的協助,做一個非常穩定不會掉的假髮應該對於患者的信心有很大的幫助。

JPD 2017 Vol.117-2JPD 2017 Vol.117-3JPD 2017 Vol.117-4

在CD側邊加上cheek plumpers的臨床案例—Virdiya(2017)

JPD 2017 Vol.117 P.592-596

JPD 2017 Vol.117-1

這篇是印度的案例報告,就是用CD然後在側邊加上兩塊可以移動的樹脂,然後讓原本因為缺牙凹陷的臉頰回復原本的豐隆度。這兩塊樹脂可以用磁鐵或是ball attachment去固定。看起來似乎有它的道理,但是我覺得這樣的做法有點太複雜,如果為了美觀,然後將buccinator撐開,那進食的時候再拿掉,有畫蛇添足之感…

JPD 2017 Vol.117-2JPD 2017 Vol.117-3JPD 2017 Vol.117-4JPD 2017 Vol.117-5JPD 2017 Vol.117-6JPD 2017 Vol.117-7JPD 2017 Vol.117-8

臨床協助量測Occlusal vertical dimension的方式—Makzoume(2017)

JPD 2017 Vol.117 P.697-698

JPD 2017 Vol.117-1

這個量測OVD的方式真的很有趣,就是在額頭用雙面膠帶黏一個裝置,然後也在下巴黏一隻指針,就可以看OVD的改變。如果你CD做很多的話可以考慮做一個來試看看有沒有效果。我個人比較主觀的看發音和臉型,但是有更多的參考總是好的。

JPD 2017 Vol.117-2JPD 2017 Vol.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