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回顧性的文章,是在同一間私人牙科機構,去統計其18年間,做的4325支植體,統計有沒有interproximal contact loss的情形。同時也看有沒有bone loss或是mucositis的狀況。
令人驚訝的,整體來說有17%的植體有這樣的現象。下顎的機會大於上顎,追蹤到第八年甚至有29%的機會。但是跟bone loss及mucositis沒有很大相關。我想我看到的狀況並沒有這麼糟,但是要提醒後牙區一旦出現而沒有處理,可能會造成鄰牙的蛀牙。
這篇回顧性的文章,是在同一間私人牙科機構,去統計其18年間,做的4325支植體,統計有沒有interproximal contact loss的情形。同時也看有沒有bone loss或是mucositis的狀況。
令人驚訝的,整體來說有17%的植體有這樣的現象。下顎的機會大於上顎,追蹤到第八年甚至有29%的機會。但是跟bone loss及mucositis沒有很大相關。我想我看到的狀況並沒有這麼糟,但是要提醒後牙區一旦出現而沒有處理,可能會造成鄰牙的蛀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