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抗凝血劑在進行口腔手術的危險因子—Bajkin(2015)

JADA 2015 Vol.146 P.375-381

JADA 2015 Vol.146-1

這個主題是臨床上很常遇到的問題, 也就是抗凝血劑到底對於牙科手術術後凝血的影響. 當然比較大型的口腔外科手術會有其他科別照會所以我們遇不到. 臨床常見的是比較年長的患者, 牙齒搖得亂七八糟需要儘早拔掉, 患者說他很想拔, 然後補一句他有吃Aspirin…有說的還好, 更多的是沒有說的…

一般口服的抗凝血藥主要是在跟Vit K做競爭, 進而影響到凝血因子II,VII,IX和X, 細節因為我對於生化不是很清楚, 有興趣者請自行查閱各大醫院檢驗科網站. 關於凝血的部分最準的方式是去抽血看INR (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 正常人的數值介於0.8-1.2, 對於需要控制的患者一般介於2.0-3.0. 高危險心血管患者AHA建議控制在2.5-3.5. 置換人工心臟等需要控制在3.5以上.

這個臨床的實驗將125位患者分成三組, A組(54人) 是INR大於3.5, 然後預計要拔牙(最多三顆); B組(60人)是INR介於2.0-3.5, 然後要做比較大範圍牙科手術; C組(11人)INR大於3.5,需要接受大範圍牙科手術.

結果在明顯術後持續出血的部分, A (3.7%), B(5.0%), C(18.2%) 明顯來說INR大於3.5, 比較大範圍的手術會比較不易止血, 但是在對照組(一般患者)也有1.2%的機會不易止血. 這篇文章的作者群認為INR小於4都還可以算是安全, 但是你有把握嗎?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